記者近期從2024年度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總結和考評會上了解到,過去一年,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以下簡稱“肉雞體系”)圍繞重大關鍵問題開展的科研攻關收獲了豐富成果,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以及科技幫扶工作中成效顯著。其研究成果入選農業農村部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4個、農業主推技術1項,還獲得新獸藥證書2項、授權發明專利133項,制定地方標準9項、行業標準4項。

2024年,肉雞體系針對產業重大關鍵問題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并取得重要進展。在種業振興方面,不斷完善肉雞種質資源保護、精準表型和基因組育種技術體系,成功收集入庫絲羽烏骨雞等4個新品種資源,“潭牛3號”肉雞新配套系順利通過審定,白羽肉雞配套系“圣澤901”“廣明2號”“沃德188”和“嶺南黃雞I號”入選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在肉雞體系的推動下,國產黃羽肉雞在國內市場的占比超過40%,國產白羽肉雞市場占有率達25%,并且開始進入巴基斯坦等國際市場。與此同時,肉雞體系相關團隊研制的肉雞新型飼料添加劑通過技術評審,實現寬溫淀粉酶產業化轉讓和大規模產業化應用。
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幫扶工作方面,肉雞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辦“全國肉雞產業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經驗交流會”,與江西崇仁、山東牟平、吉林德惠、福建光澤和安徽寧國5個肉雞主產縣(區)進行對接,舉辦技術培訓班39次,培訓相關技術人員2300人次。在各縣示范推廣國產種源、環境控制智能化養殖、糞污資源化技術等,有效提升了養殖效益。此外,肉雞體系全體專家共53人次在25個幫扶縣開展科技幫扶工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供全產業鏈技術支持,制定地區產業發展規劃15個,完成肉雞相關技術培訓202次,培育本土人才352人,顯著提高了地區養殖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能力。
同時,肉雞體系針對市場、疫情和自然三大風險,以及產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難點問題,及時為行業提供應急與咨詢服務。例如,在去年湖北冰凍災害、海南臺風和江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組建技術指導專家組前往一線實地指導,幫助受災地區做好防疫和受災養殖場(戶)復產工作,修訂應對自然、疫病和市場風險的防控預案和《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手冊》。針對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開展監測,在全國家禽主產區采集各類樣品超6.1萬份,至少分離鑒定家禽病原2681株。同時跟蹤國際禽流感流行動態,通過多渠道發布國際禽流感流行信息50余條,增強行業禽流感防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