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落地轉化堪稱科技創新走進田間、扎根生產的“最后一公里”。要提升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效能,關鍵在于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需求導向不突出、推廣轉化機制不健全等難題。1月6日至8日,第二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綠色技術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活動在湖南衡陽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理環境綜合試驗站(衡陽站)舉行。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科學技術廳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衡陽市人民政府承辦。

據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總農藝師鄭戈介紹,“十三五”以來,科技發展中心聚焦農業綠色發展技術需求,組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面源、重大病蟲害等專項項目團隊開展聯合攻關,產出了大量面向綠色發展需求的技術和產品。此次活動共征集了50多項來自農業綠色投入品、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植物病蟲害防控、廢棄物循環利用等領域的科技成果,還在現場對其中十多項技術產品進行了集中路演。通過集中路演和現場展示,來自中科院系統、農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發團隊,與種植戶、涉農企業、合作社理事長等用戶代表圍繞技術產品要點、產業需求、用戶反饋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對接交流,進一步打通了成果供需雙方的信息傳遞渠道。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項目簽約、成果推介、企業需求發布、示范點田間考察等多個環節。包括核殼型長壽命雙轉光劑及轉光棚膜、重金屬污染農田低成本安全利用技術、從秸稈到中鏈脂肪酸全過程定向發酵技術在內的10項成果完成了現場簽約合作。本次活動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落實產業科技和農業產業要求,加快推動科研項目實施與產業緊密對接的重要舉措。它對確保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實現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取得實效,破解科技手段與經濟效益“兩張皮”問題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