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近期印發的《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4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旨在全面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該實施方案提出了明確的建設目標,到2027年,要實現美麗鄉村整縣建成比例達到40%;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讓農村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為達成建設美麗鄉村的目標,實施方案提出了4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構建特色鮮明、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格局。開展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行動,逐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域的覆蓋。強化鄉村空間設計和風貌引導,打造具有美麗鄉村特色的風貌。制定契合地方特色的指標體系,并逐步進行迭代升級。
二是全方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分階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以及較大面積的劣Ⅴ類水體。協同推進畜禽養殖氨等臭氣治理,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惡臭異味等擾民問題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綜合整治鄉村水土流失問題,大力推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現鄉村自然生態的長效保護。
三是大力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強對農用地土壤的保護,分階段實現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和整治的全覆蓋。加強生態養殖和健康養殖的引導工作,推進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科學使用和處置農膜,推動秸稈的綜合利用。加強對重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的系統治理。
四是持續提升農村幸福宜居的品質。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不斷完善廁所管護機制。大力推進農村地區的清潔能源替代工作。深入開展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根據實際情況增加鄉村的綠量。